其一
宫对阙,
座对龛。
水北对天南。
蜃楼对蚁郡,
伟论对高谈。
遴杞梓,
树楩楠。
得一对函三。
八宝珊瑚枕,
双珠玳瑁簪。
萧王待士心惟赤,
卢相欺君面独蓝。
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
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
其二
闻对见,
解对谙。
三橘对双柑。
黄童对白叟,
静女对奇男。
秋七七,
径三三。
海色对山岚。
鸾声何哕哕,
虎视正眈眈。
仪封疆吏知尼父,
函谷关人识老聃。
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
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
龛:供奉神、佛像或祖先牌位的小阁子。
蜃楼:即海市蜃楼。传说苏东坡在登州做官的时候,写文章投入海里,到了冬天,海上竟出现了海市屋楼。
遴杞梓,树梗楠:筛选和培养优秀人才。遴,筛选;与“树”(栽培,培养)相对。杞、梓、梗、楠,都是优良树种,比喻优秀人才。
得一:得道。《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贞。”老子认为“道”是派生万物之本,“一”是万物的根本。
函三:指包含天、地、人三气。
萧王:东汉光武帝起初被封萧王,他对所有前来归顺者,都以赤心待之。
卢相:唐德宗时的奸相卢杞,传说他脸色发蓝用心险恶,人称“蓝面鬼”。
张颠:即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曾经喝醉酒后用头发蘸墨写字。
双柑:南朝宋人戴颐在春天带两只蜜柑和一斗酒到林中听鸟儿唱歌。
黄童:幼童,因为小孩头发多发黄;与“白叟”(白发老人)相对。
七七:传说古代术士殷七七能击掌作幻术。
三三:陶渊明有《种菊》诗:“冶冶溶溶三径色,风风雨雨九秋时。”《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
山岚:山中的雾气。
哕哕:鸟鸣声。
止水:南宋末年宰相江万里在山后凿一池,题名为“止水”,寓意生命将止于此。后来他率军抵抗元军,兵败城破后投池而死。
贪泉:晋代清官吴隐之做广州刺史,饮了贪泉水后,不但没有像传说中的变贪,反而更加廉洁,百姓也更拥戴他。
1.蚁郡:唐传奇《南柯太守传》中有一则故事、汉代书生淳于棼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到了大槐树下蚂蚁国,被招为驸马,还被封为南柯郡守,醒来后发现自己睡在大槐树下的蚂蚁窝边。
2.仪封疆吏知尼父:仪封,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尼父,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伸尼;父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当年孔子经过仪封,广施教化,仪封人称赞孔子是上天派来启发民智的圣人。
3.函谷关人识老聃:春秋末年,函谷关关吏尹看见紫气东来,便推测是老子来函谷关了。老聃,即老子,老子姓李名聃。
作者简介:
李渔(年—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金华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一生著述五百多万字。其戏曲论著《闲情偶寄》,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另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作品。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等。他仿照《声律启蒙》而写的旨在作诗用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安溪铜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