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行人眼中的一条如皋招商广告

网上看到如皋在盐通高铁上做的广告

我相信任何一个如皋人,在高铁上看到家乡的广告总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但我不知道除了“如皋”两个字之外,大家对这则广告还能留下多少印象。

作为招商广告,一方面应该浓缩如皋的价值信息,另一方面应该影响受众的看法和行为——让受众喜欢如皋,愿意了解如皋。

广告的设计者罗列出如皋获得的一系列重量级的荣誉,以及他们总结出来的各种优势。整个广告上,全部是抽象的词汇或者新造出来的词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让人必须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会儿才能明白这几个方块字究竟表达的什么意思,有些部分甚至思考了也理解不了是啥意思。

比如“陆海江黄金交汇点”。对一个不了解如皋的人来说,这个短语如何断句都要斟酌半天,说“海陆空”大家都耳熟能详,陆海江究竟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指“陆地、海洋、长江”?黄金交汇点又意味着什么?

沪苏通高铁大家都知道,沪苏通高铁桥头堡又意味着什么呢?

长三角投资新高地大家都能理解,把“高”改成“皋”除了让人不明所以之外,又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那几个荣誉称号,也许在各种汇报文件中,含金量很高,但是对于普通人,又有几个人知道并在乎它们的内涵呢?

这则广告想表达的内容似乎很多,但却无法给受众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

做广告是一种表达,是为了让受众注意到、并且记住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我怀疑这些广告的设计者和决策者们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留在了“创意”和“内涵”上,没有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