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
早在明代,兰州人就有倾城出动观赏梨花的习俗。彭泽所填散曲《沉醉东风》对这一习俗作了生动写照,他这样写道:“杨柳塘,淡淡风,梨花院,溶溶月。赏芳辰无酒还赊,绿柳青山四面遮。”。解放前,每年春季人们站在城墙上,举目四望就能看见许多的梨花。一团团的白色梨花,满眼如云似雪的白。这里宛如世外花海。梨枝疏影横斜,水流清浅,花开烂漫时,微风拂过,落英缤纷。梨花往往开得快,没有任何的先兆,头一天还没一朵花,第二天早上就全部开放了,往往在人们猝不及防时,满满一树梨花已呈在眼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就是这种情景。梨花经不起雨,一夜雨后,它们就纷纷凋谢了。兰州景观中的“梨苑花光”由此而来。编辑搜图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兰州城市规模逐渐扩大,昔日城墙周围的梨园、菜园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兰州观赏梨花的地方也逐渐迁移到了远郊区,徐家湾、孙家湾、盐场堡、杜家台等地方。几十年之后,这些地方也变成了高楼大厦。人们观看梨花只好走向更远的地方——皋兰县什川镇。皋兰县什川很早就种植梨树,而梨花出名则似乎是这几年事情了。明弘治八年()人们在此所筑城堡,由于其位于位于上峡至河口,东山至泥湾的什字交叉处,故称什字川堡,简称什川。这里依山傍水,光热气候非常适合梨树生长。现在这个地方还有万亩梨园,园中梨树的年代非常久远,有些甚至达到了四五百年,堪称奇迹。每年4月中旬梨花盛开的季节里,皋兰县什川镇有一个民间自发形成的“梨花会”,成为观赏梨花的好去处。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梨花梨花在我国约有余年的栽培历史。梨花,蔷薇科梨属,梨树的花朵,先于叶开放或同时开放,伞形总状花序;萼片5,反折或开展;花瓣5,具爪,白色稀粉红色;雄蕊15-30,花药通常深红色或紫色;花柱2-5,离生,子房2-5室,每室有2胚珠。梨树的种类及品种均较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素淡的芳姿更是博得诗人的推崇。原产我国,栽培遍及全国。梨在我国产量之盛,时间之长仅次于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