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日报铲除黑恶毒瘤兰州果断亮剑

今日,《甘肃日报》六版、七版整版专题报道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全文如下:

铲除黑恶“毒瘤”兰州果断“亮剑”

一鼓作气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场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战争,必须以敢打必胜的浩然正气和除恶务尽的坚定决心,驰而不息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向深入。以决胜的精神状态、雷霆的实际行动,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广大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安全稳定、秩序井然和风清气正,进一步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年1月23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咬定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落实“三个结合”要求不含糊,突出“深挖根治”和“打伞破网”的年度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摸线索、打犯罪、挖幕后、治源头、强组织等各方面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战果。兰州市工作的措施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七个坚持”: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坚持聚焦重点,深度排摸核查线索;坚持重拳出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深挖幕后,持续发力打伞破网;坚持综合治理,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广泛发动,着力营造强大声势;坚持三年为期目标,持之以恒不放松。

坚持高位推动确保专项斗争方向“准”

始终把专项斗争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来落实,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推进,坚持以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在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11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9次领导小组会议和54次工作推进会、专题调度会、案件会商会等,对专项斗争进行具体部署和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44次对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门作出批示,有力指导推动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顺利进行。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意见》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确保专项斗争方向不走偏、行动不走样。

同时,建立形成涉黑涉恶线索快速移送、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庭前会商、每月战情通报等20多项制度机制,并将专项斗争纳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综治领导责任制和平安建设责任书,加大考核权重,以责任制考核推动任务落实,为专项斗争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备的制度保障。坚持督导结合、以督促改,成立4个市级督查组,先后开展6轮次督导检查,对工作推动滞后、成效不明显的37个单位、1个领导班子、43人进行了约谈,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有效推动了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坚持聚焦重点深度排摸核查确保线索“真”

始终把发现和掌握有价值线索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核查、大督查”专项行动,不断拓宽线索收集渠道,变“坐等收集”为主动找线索。

各区县、各成员单位自下而上签订《落实领导责任和无涉黑涉恶问题》承诺书,结合各自实际在本辖区本系统本行业开展多轮次摸排,全面起底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设立公布举报电话、信箱和网上平台,制定落实举报人奖励和保护制度,在1月29日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为6名线索举报有功人员发放奖励金9万元,动员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专项斗争,大胆举报身边的黑恶势力和背后的“保护伞”。特别是加强对相关刑事、治安、信访等案件的梳理串并,对近年来办理的涉黑涉恶、寻衅滋事等重点案件和服刑在押、戒毒、社区矫正等重点人员进行全面摸底、分析研判,并结合“一标三实”工作逐户开展摸排,有力推动线索“清零”行动落地落实。建立全省首个市级线索核查中心,对排查出的线索,市扫黑办、各相关部门全部建立台账,实行挂账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和摸排各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举报线索件,已办结件,办结率73.05%。

坚持重拳出击确保扫黑除恶面“全”

兰州市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将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在党中央和省委确定的威胁政治安全、把持基层政权、欺行霸市、非法高利放贷等10类打击重点的基础上,结合市情实际,新增“网上造谣诽谤、非法宗教活动、重大项目建设、城乡接合部、文化娱乐场所”5类打击重点,使专项斗争更加精准有效。

始终坚持多警联动,加大对黑恶案件侦办打击力度,率先在全省建成市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办案基地,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同步进驻办案基地开展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涉黑涉恶案件全部纳入基地,实行集中管理、合力办理、封闭运行。密集发起“五个一”集中行动(收网抓捕、案件审判、通告宣传、新闻发布、工作督导)、“亮剑、挖掘、清扫”三大行动、“五大”专项行动(涉黑涉恶线索大排查、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大收网、“关系网”“保护伞”大彻查、扫黑除恶大宣传、行业系统大整治),坚持快捕、快诉、重判。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安机关共打掉黑恶势力犯罪集团、团伙、村霸80个,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8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6个,恶势力团伙41个,村霸15人,抓获犯罪嫌疑人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18.07亿元;检察机关受理移送涉黑涉恶案件43件人,已提起公诉20件人;审判机关审理判决9件人。其中,市中院审结的孙发明等34人黑恶势力案,是我省首例公开宣判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打响了我省专项行动的第一枪。新区法院审结的常进元等14人“村霸”恶势力案,是全国首例微博公开直播庭审的村霸恶势力犯罪案件,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动员会精神,再掀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高潮,6月1日18时,兰州市公安局重兵集结、尽锐出战,举行全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整治社会治安“陇风一号”集中行动誓师大会,表达公安民警敢打必胜、除恶务尽的战斗信心和坚强意志,展示公安机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坚定决心。省、市领导出席大会,鼓舞士气,并现场向参战单位授予“扫黑除恶尖刀队”战旗。当日,全市公安机关快速反应、雷霆出击,按照既定预案,集中优势警力,成功打掉了“5·06专案”等三个涉黑涉恶犯罪集团,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26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起,治安案件3起,涉案金额余万元。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强化主力主战主责,零容忍、出重拳、下狠手,专项斗争带动社会治安稳中向好,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兰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得到全国扫黑办甘肃调研组好评,尤其是“十个强化”经验(强化组织领导、专业队伍、工作机制、专案攻坚、线索核查、督导落实、协同联动、破网打伞、乱点整治、工作保障)纵深推进专项斗争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扫黑办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目前,兰州市打掉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犯罪集团、涉恶犯罪团伙数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刑事警情较前3年下降20%,暴力案件破案率90%,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社会治安环境明显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坚持深挖幕后确保持续发力打伞破网要“稳”

始终把深挖彻查黑恶势力的“关系网”“保护伞”作为专项斗争的重要衡量标准,坚持扫黑除恶与深挖腐败、打伞破网同步推进、严肃侦办、坚决打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腐败及“关系网”“保护伞”问题线索件,处理66人。积极拓展“保护伞”线索来源,对近三年受理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逐一筛选,梳理汇总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坚持把涉黑涉恶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重点,深挖党员和公职人员以暴力威胁手段垄断农村资源,利用家族势力横行乡里、侵害群众安全和利益,以及充当“保护伞”和开展专项斗争不力的问题线索。严格执行“一案三查”(指既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和“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一案一整治”以及“三长”签字背书等制度,健全完善政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信息沟通、双向移送、同步介入、核查反馈等机制,对侦办的涉黑涉恶案件逐案筛查,彻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腐败和“保护伞”问题,逐一作出明确结论。

截至5月31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件,查结件,立案46件,问责处理66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7人,组织处理19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共留置7人。“保护伞”案件立案19件,处理2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9人,组织处理6人。

坚持综合治理确保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基层民警向辖区居民宣传扫黑除恶相关知识

基层检察院向市民分发扫黑除恶宣传单

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铲除黑恶势力的治本之策和关键之举,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意见》,对村和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的运行情况全面进行“回头看”,重点瞄准城乡接合部、资源富集村、村改社区等黑恶势力容易染指的地方,把宗族势力、黑恶势力干扰村务、村干部侵害群众和集体利益等问题作为整顿重点,采取“一支部一对策”的方式,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7个,切实筑牢防黑防恶堤坝。加强源头预防,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健全部门齐抓共管机制,制定《关于严格落实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通知》,切实加强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日常监管,着力提高专项斗争的整体性、协同性,有效防止“前打后生”问题的发生。近期,兰州市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发起了扫黑除恶夏季攻势,以集贸市场、建材市场、物流运输市场、民间高利贷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为重点,在深入摸排涉黑涉恶线索的基础上,集中清查整治各类重点场所家,最大限度挤压了黑恶势力生存空间。

坚持广泛发动群众确保营造声势要“强”

在宣传上坚持把强化宣传、发动群众作为专项斗争的“先手棋”,立体化、高密度、全覆盖开展宣传,着力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注重营造强大声势,先后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5轮37场,张贴扫黑除恶《通告》《奖励办法》和宣传海报34.2万份,发放宣传材料和宣传品.5万份,制作宣传展板1.5万块,悬挂横幅标语1.7万条,公交车、出租车电子屏日均滚动播放宣传标语余万次,实现不间断、无缝隙宣传。

同时,发出《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倡议全市广大党员踊跃投身到专项斗争的人民战争中。全面推进“十进五百”主题宣传活动,推动扫黑除恶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进市场、进寺院、进监管场所、进公共娱乐场所,开展场集中宣讲活动,持续掀起全域覆盖宣传热潮。不断拓展宣传载体,充分利用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各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移动终端、楼宇电梯等设施,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头条号等新媒体,开展扫黑除恶主题宣传。在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持续宣传报道的同时,积极创新宣传方式,综合运用宣传大篷车、趣味运动会、万人签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扫黑除恶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以群众为基础,形成全方位对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浓厚社会氛围。

坚持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专项斗争要“恒”

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进入中期。中流击水,不进则退。要紧紧围绕三年为期目标,突出“五项任务”,持续发力、善作善成,推动专项斗争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兰州市将“咬定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紧紧围绕今年“深挖根治”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深化部署、强化举措,再掀起新一轮强大攻势,确保专项斗争有实效、见真效、求长效。在线索核查上下功夫,严格落实线索核查责任制,依托市级线索核查中心,采取提级核查、异地核查等方式,集中力量核查一批问题线索,切实把线索查清查透,实现存量线索与“蹭黑”线索“双清零”。在除恶务尽上下功夫,敏锐把握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新动向,依托涉黑涉恶案件办案基地,通过建立法检办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专业化团队等做法,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大案要案,实现黑恶积案“清零”。在深挖幕后上下功夫,分层分类制定打击“保护伞”对策,坚决打掉站台撑腰、纵容包庇的“官伞”,通风报信、枉法裁判的“警伞”,失职渎职、不担当不作为的“庸伞”,推动打伞破网工作取得新突破。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围绕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推动相关部门完善落实常态化监管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实现专项斗争从打击为主向打击、整治并重转变,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

兰州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党委政府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确保省城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兰州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向党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继续通过拨打举报电话、寄发信件邮件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踊跃举报揭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支持、帮助。

举报方式

兰州市扫黑办举报-

信件举报:举报信件请寄“兰州市A号信箱”

举报邮箱:zzbxtc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