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8月4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在特殊日子里,最美的爱情是什么模样?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夫妻,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他们有的近在咫尺并肩战斗,将爱埋在心底;有的分隔两地、相互鼓励……他们坚守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将温情洒向金城,以担当抗击病毒,等雾霾散去,便是浪漫。
警医夫妻——
疫情防控中的“黄金搭档”
一条条流调数据的推送,一遍遍回访电话的核实,他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持续坚守岗位;一个个核酸采集的标记,一管管送检样管的检查,她坚持“8小时站立采集×5小时信息录入”的工作常态坚守疫线。他们是一对普通的警医夫妇,岗位不同,都因为职责所需,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守护全县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魏晋天,皋兰县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民警。自疫情袭来,他就成为皋兰县公安局流调专班中的一员,梳理流调数据、研判涉疫人群、电话流调核实、24小时全天候运转、闭环式管理。“您好,我是皋兰县公安局流调工作人员,请问您之前到过XX地方吗?您现在的健康码是什么颜色……”眼圈黑了,嗓音哑了,但电话一接通的那一刻,他瞬间精神饱满。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够快速研判密接、次密接人员轨迹,尽早斩断病毒传播链,他通宵达旦,认真分析每一条推送数据,争取以最快的速度锁定人员活动范围,从源头扼住病毒“咽喉”。
皋兰县黑石镇的卫生院里,时而传出“李大夫,帮我取一下治腿疼的药。”“李大夫,我最近血压不稳,想量一下血压。”等寻医问药的声音,群众口中的李大夫正是魏晋天的妻子李小萍,她是黑石镇卫生院的一名医护工作者。疫情发生以来,她除了为看病取药的群众服务外,主要任务是要流转辖区各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集。黑石镇所辖范围广,每个村都设置了核酸采样点,最远的一个村距卫生院30多公里,为了不影响采样进度,她每天都在高温酷暑中穿梭于各采样点之间。待采样结束回去后,吃几口饭,又开始在电脑上录入当天群众的采集信息。虽然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李小萍丝毫没有懈怠。
看着疫情形势一日比一日好,魏晋天说:“等疫情散去,我想好好陪陪父母和妻儿。”
教师志愿者夫妻——
一路有你便是浪漫
就职于兰州市高新区定远学区的白永军是一名教龄20余年的人民教师,与同为教师的爱人马晓琴有一个欢乐幸福的家庭。疫情发生后,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一起穿上“志愿红”,同心抗疫,成为青白石街道天麓山社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
从7月8日开始,白永军与马晓琴就第一时间前往社区登记信息,只希望可以奔赴一线发光发热。
7月14日晚,二人接到社区通知,需要在第二天早晨7点半到岗,协助物业做好居民信息核查及消杀工作。“她是党员,比我还积极呢!”说起爱人马晓琴的加入,白永军言语中透着骄傲,两人轮岗,并肩作战。截至目前,白永军与妻子一日未休,已经在岗位上连续工作了半个多月。
门岗劝返、防疫消杀、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居民生活物资配送……只要社区有需要,白永军和妻子都会积极帮忙。“凡事都来搭把手”成了他们夫妻俩的真实写照。
“一个西瓜、五斤土豆……”“食盐两袋、酱油一瓶……”“帮我喊一下药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