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医夫妻疫情防控中的黄金搭档

核酸检测现场的李小萍

本网记者程健

一条条流调数据的推送,一遍遍回访电话的核实,他和同事,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后,持续“24小时×7天”的工作模式坚守岗位。

一个个核酸采集的标记,一管管送检样管的检查,她,自疫情防控全面开展以来,坚持“8小时站立采集×5小时信息录入”的工作常态坚守疫线。

他们是一对普通的警医夫妇,岗位不同,却都因为职责所需,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守护全县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魏晋天,皋兰县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民警。自疫情袭来,他就成为县局流调专班中的一员,梳理流调数据,研判涉疫人群,电话流调核实,24小时全天候运转、闭环式管理。

“您好,我是皋兰县公安局流调工作人员,请问您之前到过XX地方吗?您现在的健康码是什么颜色?……”眼圈黑了,嗓音哑了,但电话一接通的那一刻,他瞬间精神饱满。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够快速研判密接、次密接人员轨迹,尽早斩断病毒传播链,他通宵达旦,认真分析每一条推送数据,争取以最快的速度锁定人员活动范围,从源头扼住病毒“咽喉”。

工作中的魏晋天

而在黑石镇的卫生院里,时而传出“李大夫,帮我取一下治腿疼的药。”“李大夫,我最近血压不稳,想量一下血压。”等寻医问药的声音,群众口中的李大夫正是魏晋天的妻子李小萍,她是黑石镇卫生院的一名医护工作者。

疫情发生以来,她除了为看病取药的群众服务外,主要任务是要流转辖区各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集。

黑石镇所辖范围广,每个村都设置了核酸采样点,最远的一个村距卫生院30多公里,为了不影响采样进度,她每天都穿着在高温酷暑下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衣衫穿梭于各采样点之间。待采样结束回去后,她草草吃几口饭,又开始在电脑上录入当天群众的采集信息。

虽然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李小萍丝毫没有懈怠。

7月15号早上不到8点,忙了一夜的魏晋天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小宝一直高烧不退,问他能不能回去看看。魏晋天听完心急如焚,儿子才4岁,头天晚上发视频的时候就在发烧,还嘟囔着想爸爸妈妈了,怎么退烧药喂下去烧还没有退。看着手头上还没反馈完的数据,他赶紧拨通了妻子李小萍的电话,此时的妻子也已经在核酸采样的路上了,都知道彼此工作的重要性,内心急切的两人只能医院。

孩子被诊断为猩红热需要输液,老人安慰他们说:“有我在呢,你们安心工作,别担心。”夫妻二人既自责又愧疚。

看着疫情形势一日比一日好,魏晋天说:“等疫情散去,我想好好陪陪父母和妻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