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殷切嘱托推进高质量发展金城绿意浓,蝶

03:12

去年以来,市两山绿化指挥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加快两山生态提档升级,不断加大景观提升改造力度,积极推动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绿化治理,全力打造城市生态屏障。

如今的两山,由以往单一的绿色,逐步向多彩转变,一年四季皆有景,生态效应逐年增强。作为我市的生态屏障,南北两山正日益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健身的最佳去处。

削陡山坡着彩衣城市生态廊道初步形成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在调研时说,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绿化、美化和提升工作,努力把“省门第一道”打造成城市重要的景观带,更好展示省会城市的形象品位。李荣灿还指出,要在巩固扩大绿化成果上下功夫,大力实施“治秃除斑”工程,对裸露荒斑补植补造,实现满山皆绿、满目皆绿。

从中川机场到市区,被人们谓为“省门第一道”。近些年,曾经的濯濯童山,已渐渐变得绿意盎然。

按照李荣灿书记的指示要求,为改善通道沿线生态面貌,市两山绿化指挥部及时启动实施了“省门第一道”沿线陡坡治理及绿化美化工程,对沿线陡坡、破损山体和破碎独立山丘全面开展生态修复。

“‘省门第一道’两侧基本完成了绿化,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皋兰县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副指挥魏兴琳说:“我们现在做的是‘绣花’的活儿,剩下的点位不仅立地条件差,土质也不好。好在经过近些年不断摸索,已总结出了适合本地陡削坡绿化的经验。”

“削坡披绿装、陡山着彩衣”。魏兴琳所说的经验是指:人工陡坡采用挂网客土喷播技术、洞穴栽植渗灌技术对坡面进行绿化;自然坡面采用削坎整形、塌方回填、整修水平沟进行绿化;对独立山丘、山包进行削山整修、造景美化。栽植乔木以香花槐、侧柏、云杉为主;灌木有榆叶梅、连翘、柽柳等;草种有苜蓿、红豆草、无芒针茅等。

兰州美舟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职工柯敬武说;“他在皋兰县做削坡治理已有10多年了,以前在这样的坡面上绿化几乎不可能,现在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和提升,坡面绿化已经成熟,植物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苗子已经成活,再过两年,相信整个坡面都会绿起来。

市两山绿化指挥部副指挥任智斌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省门第一道”沿线绿化美化工作安排部署,南北两山加快实施了“省门第一道”皋兰段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对“省门第一道”沿线面山绿化空白段、斑秃点进行拉网式绿化,绿化治理人工陡削坡、自然陡坡面积平方米。此外,市两山还对城市出入口采取山体绿化、治荒治斑、园林造景、景观提升等措施,进行了绿化美化;实施城际铁路沿线新造上水林地亩,封山育林亩,绿化提升城市北出口骆驼岘沿线生态治理亩、三台湾段亩;实施北环路小达坪、南绕城西山岭绿化提升项目,改造提升绿化面积亩。伴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提升了绿色通道景观效果,城市生态廊道已初步形成。

确定两山生态发展“新航标”建设城市“后花园”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在调研生态保护及治理情况时说,要进一步加快两山生态提档升级,加大景观提升改造力度,全力建设兰州城市的“后花园”,让城市更美丽宜居,群众生活更幸福。

近年来,市两山绿化指挥部围绕“黄河之都、精致兰州”建设目标,依山就势造风景,添绿建景增特色,重点在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上做文章、求突破,充分发挥两山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让市民共享两山绿化成果。如今,九州台景区先后实施了罗九公路安宁段、城关段景观提升改造项目、罗九公路边坡提升改造项目、安宁区十里桃花项目,新建了九州牡丹园、九州台顶小游园及拱北沟小游园项目,提升绿化景观及绿化治理亩,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类型多样、文化丰富、功能全面的绿色生态服务。大兰山景区,实施了“兰山栈道绿化项目”及“华夏长廊三期项目”,建成米观景栈道,建成小游园2处,实施“兰山花海”项目亩,绿化治理面积平方米,提升了整体景观品质。金城公园景区,组织实施马耳山-石头坪防火通道建设、兰玻厂林区健身步道建设项目、柴家台堡子台健身步道等3个小游园建设项目,修建步道多米,绿化治理面积平方米,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了区域生态景观。大青山景区,启动实施大青山远景山区域绿化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山体绿化.7亩,平地绿化提升22亩,新建环形花架、观景台、廊道及相关基础服务设施。

持续巩固绿化成果建设兰州生态“大氧吧”

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总规划面积为万亩,连通机场高速、兰白高速、水秦路两侧面山,辐射兰州新区及红古区海石湾镇北侧山区,涉及8个县区(红古区规划纳入)。新中国成立前,兰州民间有“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之说。让广袤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生态环境,美化兰州人民的生活环境,成为几代兰州人共同的夙愿。上世纪50年代,每年组织机关干部群众背冰上山植树造林;年省委提出“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多家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绿化两山;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实施完成了总投资达6.6亿元、建设任务为33万亩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年后又相继完成了13万亩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目前两山林地总面积已达到62万亩,构筑起了城市生态安全屏障。

时近中午,九州台景区牡丹园郁郁葱葱,分外凉爽,记者留意到悬挂的显示屏显示,当时的温度为23度,负氧离子为个/立方厘米。在密林一角,有位姓牛的市民正在这里悠闲地吹着器乐。记者采访时他说,一到这里,就感觉特别舒服,不仅空气好,还很凉爽,在这里学习器乐,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据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成效评估数据显示,南北两山林区年涵养水源.46万立方米,年固碳量75.22万吨,年释氧量73.51万吨,年滞尘量75.20万吨,年固土量.65万吨,年减少黄河泥沙量61.12万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年的4.6亿元到当年的50亿元左右。兰州市南北两山林区内负氧离子含量则是闹市区的10倍以上,如今,南北两山已成为市区的两片肺叶,成为兰州生态的“大氧吧”。

完善生态管护体系建设特色两山文化

据悉,经过持续绿化建设,南北两山林地从小到大、积少成多,现已形成了完善的人工生态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管理管护体系:一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工生态体系。目前,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达到62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6亿株;植物种类已达75科种,常见的脊椎动物76种;23万亩上水工程造林区具备了较高的郁闭度;39万亩干旱造林区激活了原生植被;两山绿地纳入城市绿地.3公顷,为创建全国园林城市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二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建成电力提灌工程处,调蓄水池座,铺设各类管道公里;建成护林防火检查站、瞭望台、气象站41个,林区道路多公里,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随着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的改善,以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和绿色消费文化为主的两山生态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目前南北两山已建成森林公园20多处,休闲、游览基地80多处,每年休闲、健身、旅游的人数已超过万人次。四是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管护体系。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两山形成了“三级管理,以场(站)为基”的管理管护体系,即:实行市、县(区)两级指挥部、林业管理站和承包单位三级管理。共辖7个县区指挥部,7个下属林业服务单位,58个两山林业管理站,家绿化承包单位,常年约有人从事两山林地管护工作。四是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管护体系。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两山形成了“三级管理,以场(站)为基”的管理管护体系,即:实行市、县(区)两级指挥部、林业管理站和承包单位三级管理。共辖7个县区指挥部,7个下属林业服务单位,58个两山林业管理站,家绿化承包单位,常年约有人从事两山林地管护工作。

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先后被全国政协人口委、全国绿委、国家人社部、国家林业局授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