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乞丐到拜将封侯,他是怎么实现的

大家好,我叫高适,我本来的理想是当农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样的小日子其实过的挺好的,因为不小心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也能写诗,写诗是世界上最没技术含量的事情了,然后又不小心变成了诗人,至从变成诗人之后,我连饭都吃不起了,然后就变成了乞丐,尤其是遇到李白和杜甫那两个憨憨,我也跟他们一起浪了一段时间,除了喝酒和吹牛,其他啥也没学到。

他们段位太高,后来我只能找王昌龄,王之涣,岑参组了个边塞超级帅锅男团,后来又不小心莫名其妙拜将了,最后居然不小心稀里糊涂封侯了,我说我在唐诗排行榜上那些诗人里面爵位最高,大家没意见吧,我也不知道这一生发生了什么,怎么过来的,反正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的,我知道你心里肯定在想,这凡尔赛说的,哎,我抽出档期录个节目撸点通告费也不容易啊,别为难我了,你说是就是吧。

导演:咔咔咔。。。行了,除了面部表情太严肃,其他OK,就这样吧,这一条过,来,编剧,接着编。

高适出生于年,比李白小三岁,从小不是神童,也不努力读书,反正努力程度比杜甫白居易之类的差远了,虽然是官二代官三代,尤其是爷爷辈,安东都护,官居二品,官当的还挺大,但是到他老爸这辈,一顿骚操作,老爸又早逝,政治资本几乎被嚯嚯光了,少年时期的高适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虽然穷苦,可高适生性乐观,平日喜欢四处巡游交友。小小年纪,就流离与梁宋两地,开启诗人必选课的浪荡模式,但凡有点路费,估计也跑烟花之地江浙沪包邮区(苏州,杭州,扬州)去了,浪到最后一度靠着乞讨求生。

20岁那年,他信心满满来到都城长安应试:写下了非名句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最后两句看到没,是不是跟杜甫一个德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谁没有年少轻狂过呢,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长大开大劳,毕业后的梦想就是开BBA,出社会几年后,梦想着随便买个代步车四个轮子就行,而如今,认清现实,接受社会捶打,每天挤地铁,要啥自行车。

说回高适,从小不读书,挂你没商量,没条件学李白杜甫这样,在都城安营扎寨投简历找工作,这房租和饭钱也太贵了,所以先回老家再说,家里那几亩地开荒一下,糊糊口,运气好,凭我这帅气长相还是能娶到老婆的。不过这次稍微看书要用功点,希望下次能考上吧。

一晃十年过去了,读书还是有用的,终于从农民变成诗人了,也终于饭都快吃不起了,有一天,著名琴师董庭兰来找他,一首超级名诗打发一下算了。

《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第一首什么意思,变天了,下雪了,暗示董大哥赶紧继续赶路吧,别找我趁饭吃了,你名气这么大,请你吃饭的人多了去了,(如果语文试卷上面问你这首诗表达什么,你这样写的话,恭喜你得0分)。第二首的最后两句看到没,董大哥啊,按道理你这么老远来看我,我确实要请你吃饭喝酒的,甚至还要安排下半场娱乐的,眼下实在不好意思,我实在是无能为力,没钱,要不下次我再请你吧。一般来说请吃饭这种事情说下次的时候,基本上是不会有下次的。快30岁的人了,后山几亩薄田,肚里几滴墨水,口袋里身无分文,前途一片迷惘,像极了现在的我。

穷困潦倒的生活、建功立业的渴望、朋友们一个个升官发财的刺激,促使高适要迫切地想改变现状,而读书人想要获得入仕的门票,除了科举考试以外,还有两条路,第一到处投简历,写马屁文(治世策略文),第二就是赴边关立军功,弃笔从戎。

年,一个小机会终于来了,契丹犯唐,他跑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那里当了幕府,就这样,高适第一次走向边塞,唱出了大唐军中最强音。第一次感受到仗剑天涯比锄头莲花要刺激,也感受到读书哪有沙场杀敌建功立业来的痛快,但是高适这次几乎没有上场杀敌的机会,因为一报到战事就结束了,当然也没有引起领导的重用,高适的性格就是不会溜须拍马,不会跪舔权贵,所以这段时间就当为以后的戎马生涯做个热身吧。

书照样读着,诗也照样写着,终于又憋出了一首名诗,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年32岁的高适离开军营,又去长安参加考试,继续落榜,不过这次落榜没有很沮丧,本来打算到处投简历,写马屁文的,后来实在是无门无路,在长安逗留没多久,第二年回老家继续种田,他的《淇上别业》,纪录了这段隐居的悠闲岁月。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估计掌握了种田的方法,这次居然收获颇丰,写出了陶渊明风格,讨饭肯定不用讨饭了,而且还能收点小钱,老婆孩子热炕头,农妇山泉有点田。期间还南下湘楚,北游魏地,更曾旅居泰安,真正做到了“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小日子过的巴适安逸。在这种日子的滋润下,又一首超级名诗诞生了。

《燕歌行》这首诗很长,其中最著名两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后人对这首诗评价非常高,高适说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们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

年,碰到李白和杜甫,开开心心加入他们这对CP浪了一年多,也碰到了王之涣,岑参,王昌龄,他们,然后四人也组了个团,叫边塞超级偶像帅锅诗人天团,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日子过的真快,这样潇洒的日子一过又是十年,这段时间又憋出一首名诗。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感情丰沛,诗风有点像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他也知道霜鬓明朝又一年。中间受到宋州刺史的垂青,当了一年小官,还是那句话,对上不会阿谀奉承,对下又不想鞭挞百姓,不适合当文官,索性就离职了。人生啊有几个十年。

玄宗天宝八年(年),高适已经46岁了。经睢sui阳太守张九皋举荐,终于等到被制科选中。(不是科举,作为类似特殊人才的专业考试制度,不定期由皇帝直接发布招聘信息)。

费劲周折完成了心愿,却没有给高适带来通畅的仕途。中了制科后,他只是被派往河南封丘当了一个小小的县尉,在县衙中具体管理庶务的低等小官。

这个岗位又让武官体质的高适十分不适应,受困于迎来送往和繁琐的虚假礼仪和杂务之中。三年后他又辞去了官职,再混长安,当长漂,等机会,谋求发展。

年秋冬之际,他受人举荐来到千里之外的凉州,进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后来担任掌书记一职。一粒金种子终于放到了合适的土壤,49岁的高适从此告别了前半生的命运多舛,痴迷淡然,往后的人生如同开了挂,仕途之路开始高飞。

职业道路想发展,跟对老板是首要,哥舒翰是大唐名将,与吐蕃交战缕立大功。深受朝廷信赖,被封为西平郡王。哥舒翰很欣赏高适这种直来直往,真诚坦率的性格,看问题鞭辟入里的才能,当年夏天便带着高适入朝,在唐玄宗面前推荐赞誉了高适。(能在大老板面前赞美部下的老板真的是个好老板,不需要部下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老板也是个好老板)。

年,安史之乱爆发,文官们心惊胆战,武官们却摩拳擦掌,对于杜甫,李白,王昌龄等人来说,安史之乱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于高适来说,俨然就是一次命运的馈赠和一块超级跳板。

哥舒翰当时中风在家休养,大敌当前,只能带病临危受命,率领20万大军驻守潼关,保护长安与洛阳。这年年底,高适被任命为八品左拾遗,后来转任七品监察御史,也被派往潼关军中辅佐哥舒翰。潼关固若金汤,判军毫无办法,哥舒翰的战略是等叛军久攻不下,人心涣散疲劳后,一举出击,有望大败叛军,但是唐玄宗被杨国忠蛊惑,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城决战,结果次年六月,中了叛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2年后被害于洛阳。高适返回长安面见玄宗提出招募死士抵挡叛军,玄宗无心采纳只想逃难,几天后玄宗弃长安城逃往成都。高适在河池追赶上了玄宗,一番慷慨陈词,颇受玄宗赏识。

年7月,玄宗到达成都,太子李亨登基称帝为唐肃宗,玄宗被架空,永王谋反,肃宗召见高适商讨对策,君臣二人高度契合,任命高适为三品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与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瞋chen﹑江东节度使韦陟zhi共同讨伐永王李璘,两个多月就把永王灭了。永王之乱平息后,高适又受命参与讨伐安史叛军。

永王兵败,在永王处当宣传部长的李白也受到牵连被抓到浔阳,以附逆作乱之罪锒铛入狱。

在狱中,李白写了一首马屁文《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盛赞高适在平息永王之乱中“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李白这家伙有时候想想也是没什么节操的,刚到永王报道那会还写了拍永王的马屁文《永王东巡歌》,现在被高适灭了,又写马屁文拍高适说灭的好,其实在这种境遇下没什么好苛求人性的,无非就是趋利避害,希望老友能出面救助自己。

当红炸子鸡高适一边是如日中天的事业,一边是患难之交的友情,只要自己写封千里传书,李白就能重获自由,甚至如果能在老板面前推荐一下李白,让他当个宣传干事也未尝不可,确实左右太难抉择,不过可惜的是最终高适选择了沉默,这也成为了他为人处事的一个污点。或许对当时的高适来说,短短几年,莫名其妙的到达了这个事业高度,是他始料未及的,就像做梦一样,所以他不敢冒险,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政治环境中,一点小事都有可能会引起糟糕的连锁反应,从而可能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高适后来到四川为官,57岁做过彭州和蜀州的刺史﹑60岁迁剑南节度使。61岁回长安,任三品刑部侍郎,转迁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62岁去世,追赠一品礼部尚书。

盛唐的著名诗人多为仕途坎坷,像高适这样50岁前落魄潦倒,50岁后居然时来运转,前面五个十年混的稀碎,仅仅就靠最后一个十年,火箭式升级,从籍籍无名的账内幕僚到独揽一方大权的节度使最后拜将封侯,功名显赫,真可谓时势造英雄,他的功成名就很难复制。人生有几个十年,我们又浪费了多少个十年?

作者:今晚吃鱼

芸芸里的众生,尘中的尘。

.11.14于沪

转载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喜欢听吃鱼哥解锁名人诗词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