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莽莽,荒芜无边。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烟。”——这就是甘肃皋兰万亩山岭、草原、植被、良田被毁灭后的场景。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调查,年7月,皋兰县政府与浙云海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启动西环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规模空前的移山、毁田、造地建园区,涉及面积达1万多亩。然而,5年过去,项目所在地却成了一片荒漠。项目毁损基本农田余亩,而中途因故停工,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直接损失达数亿元。
皋兰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本就严重。在此情境下,所谓的西环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罔顾地方实际,削山造地,农田、山岭、草原植被退化为大片荒漠,这样的“愚公移山”,显然是有悖生态规律的盲动。
皋兰县农牧局表示,这个项目涉及草原面积多亩,按规定省级审批权限不超过亩,超过亩用地项目审批权限在国务院。然而,却并未经过任何一级审批,县政府与涉事企业签订协议后直接开工。皋兰县环保局表示,项目是县政府招商项目,“即便没有环评手续,我们也不好说。”
事先无审批、无环评,事中无监督,事后无问责……在程序层层失灵的情况下,这个严重破坏生态的项目,竟能携县政府的“令牌”一路绿灯,这让人咄咄称奇。
目前,皋兰县政府已与浙云海公司签订《清算协议》,并解除此前的合作协议。但亩基本农田被占、被毁,荒山、林地、草原沦为万亩荒漠,如何恢复、如何补偿受损农户,这些问题的善后显然非一纸协议就能“清算”。
一个细节是,这个承揽了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公司,其注册登记时间是年7月9日,而在此前一周,公司已与皋兰县政府签订合作开发协议。说白了,这极可能是一个专门“为该项目而生”的公司。就这样,一个既无土地整理开发资质,也不具备道路建设资质的公司,没有经过任何招投标程序,竟然拿下了西环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很多疑点指向了时任皋兰县县长,也即年当地县政府与甘肃浙云海公司签协议时的政府法定代表人宗满德。年2月,他因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立案侦查。他与此项目究竟有无关联、是何关系,谜底仍有待宗满德案情披露后才可能掀开,但案例涉及权力滥用、违法乱纪则确定无疑。整个项目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触碰红线的问题,涉事部门也大多存在监管失守的责任。
基本农田红线不能逾越,生态环境不能随意破环,政府项目必须恪守相关程序。当地“削山造地”毁田万亩谁来买单?这个问题,终归需要答案。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