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宽对猛,
冷对炎。
清直对尊严。
云头对雨脚,
鹤发对龙髯。
风台谏,
肃堂廉。
保泰对鸣谦。
五湖归范蠡,
三径隐陶潜。
一剑成功堪佩印,
百钱满卦便垂帘。
浊酒停杯,容我半酣愁际饮;
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
其二
连对断,
减对添。
淡泊对安恬。
回头对极目,
水底对山尖。
腰袅袅,
手纤纤。
凤卜对鸾占。
开田多种粟,
煮海尽成盐。
居同九世张公艺,
恩给千人范仲淹。
箫弄凤来,秦女有缘能跨羽;
鼎成龙去,轩臣无计得攀髯。
其三
人对己,
爱对嫌。
举止对观瞻。
四知对三语,
义正对辞严。
勤雪案,
课风檐。
漏箭对书笺。
文繁归獭祭,
体艳别香奁。
昨夜题梅更一字,
早春来燕卷重帘。
诗以史名,愁里悲歌怀杜甫;
笔经人索,梦中显晦老江淹。
鹤发:老人的白发。老人白发如鹤的羽毛,多用来形容高寿。
龙髯:龙须,对老人胡须的美称。
风台谏:负责讽谏的官吏。风,同“讽”,劝谏;台谏,朝廷中掌管监察、弹劾的言官的统称。
肃堂廉:官堂上庄严整肃。堂廉,代指朝廷。
保泰:保持安泰。泰,《周易》卦名。
鸣谦:因谦和而著称。谦,《周易》卦名。
张公艺:唐代人,因长寿,九世同堂而居。唐高宗问其长寿秘诀,他写了一百多个“忍”字呈上。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做官时广施恩惠,出资养育族中贫困者。
勤雪案,课风檐:在飘满雪花的桌子上勤奋学习,在寒风呼啸的屋檐下用功读书,泛指学习条件艰苦。案,书桌。
獭祭:水獭贪食,往往多捕鱼放在滩涂备食,如同祭祀。唐代李商隐作诗文,多用典故,左右鳞次,大量铺陈,号为“獭祭鱼”。后比喻写文章堆砌辞藻、典故。
香奁:妇女的梳妆盒。唐代诗人韩倔好作艳诗,诗集名《香奁集》。
题梅:唐代僧人齐已《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改“数枝开”为“一枝开”,被人称为“一字师”。
史名:杜甫感痛时事,发之于诗,人称“诗史”。
1.范蠡:字少伯,越国大夫,曾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来范蠡功成身退,传说他带着美女西施隐居于五湖之间,并通过经商成为巨富。
2.一剑:战国时有名的纵横家苏秦曾背负一剑,说服六国连横抗秦,佩六国相印。
3.百钱:汉代一位隐士严君平在成都为人算卦,每天只得百钱,就垂帘收市,不再多算。
4.攀髯:传说黄帝曾铸鼎于荆山下,鼎铸成之后,有龙下迎,黄帝乘龙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多人。小臣不得上龙身,于是便想拽着龙髯上天,结果龙髯被拔落,群臣随着皇帝的弓坠下。后用来形容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5.三语:晋代司徒王戎向阮瞻询问老子、孔子学问的异同,他只回答“将无同”(恐怕相同)三字,就被王戎任命为掾吏(官署属员),于是人称阮瞻为“三语掾”。
作者简介:
李渔(年—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金华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一生著述五百多万字。其戏曲论著《闲情偶寄》,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另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作品。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等。他仿照《声律启蒙》而写的旨在作诗用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安溪铜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