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城变的百年蓝图从扩张边界到消灭郊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有人说,兰州的城市格局就像牛肉面的面剂子一样,越拉越长。

从最早发展城关中心区,以及西固、七里河工业区,再到如今“东扩西进南升北拓”方针的推行,兰州似乎一直在“开疆拓土”的路上前行。建设郊区,一直是兰州城市变化的主节奏。

时至今日,郊区的概念已然模糊,越来越多的区域足以独立成城,兰州开始了新一轮的蜕变,曾经的“郊区”和主城核心逐渐融为一体。如果说兰州以往的城市扩张,是在向外开拓边界,那如今的城市扩张就在“消灭”郊区,形成大兰州的骨骼框架。

说起兰州的市中心,大部分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地方基本统一,那就是城关。公元前年,秦国就在今城关区东岗镇一带设立榆中县,完成了兰州最早的行政建置,说城关一带是兰州最早的中心,有理有据。

年,兰州市-年总体规划出台,成为新中国批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这一版规划中,城关规划了大量的二类居住用地和行政用地,之后便成为了兰州最大的人口、行政聚集中心。目前为止,兰州乃至甘肃的多数行政单位,依然聚集在城关。

▲年,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世界城市规划展评会”并获奖。当时我国准备参展的城市规划共有三个,另外两个就是北京和杭州。

到了年前后,东方红广场作为兰州市中心的重要地标,再次形成了一些列细密的规划,予以改造和升级。

东方红广场一带具备强烈的中心属性,这里是兰州城市大规划发散的基点,也是兰州城市化开始向郊区出发的原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兰州整体的城市面貌已经与早前有所差异,城市中心改造升级的同时,城市边界向外开拓的迹象开始萌芽。

就在当时,兰州展开了新的区域建设,大规划开始从黄河沿岸发散到九州,让这里成为了兰州最早的经济开发区,制造业、深加工业开始生根发芽。或许严格意义上讲,九州并不是兰州最早开拓的“郊区”,但是从深层次的方面看,这却是兰州开拓大区域的有力尝试。

毋庸置疑的是,曾经兰州的城市核心区囿于黄河沿岸,且有着不小的区域局限。但开启了建设郊区热潮的兰州,迎来了不一样的发展状态:对城市区域的扩张进行有利尝试,大规划开始有序进行。

兰州向北发展九州的时候,市区其实还未连成一片。以现在的城市格局来看,当时马滩、大滩、雁滩等板块,其实都是所谓的“郊区”。这些是曾经城市规划里预留的城市“肺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蔬菜瓜果产地,在当时却和汹涌的城市建设潮擦肩而过。

兰州第二版城市规划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郊区除了在行政划分、历史地理、城市规划、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定义外,距离城市核心的距离也是划分标准之一。但城市的状态不会一成不变,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是一种动态标准,无法适用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区域。

绕过改革开放的大门,兰州开拓新板块的力度持续加大,建设郊区势在必行。

通过城市扩张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连接主城四区、形成统一整体”,就是兰州近30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各自突破边界线的尝试,成为了兰州的城市建设潮由主城核心转向“郊区”发力的佐证。

这样的建设思路是可以预见结果的,从城市成熟度和人口方面来看,曾经安宁区的大部分地方,城关区的雁滩,以及七里河区的彭家坪和“两滩”,都是兰州的郊区,但现在提起主城四区,我们基本上都把其大部分版图定义成为城市核心区了。

如今,兰州郊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整个城市都在逐渐实现统一化,这是大规划下“郊区”建设带来的必定结果。但新板块高举高打、大规划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区域展露出差异化状态,我们印象中的“郊区”和“市区”的外貌,都在发生变化。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说到郊区,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山峦沟壑、老旧建筑、环境不好等标签,脑海里会有类似于这样的画面:

第一张图是兰州城关区南砖瓦窑,第二张图是兰州七里河区伏龙坪,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应该都算得上是城市核心地带,很难让人和郊区两个字产生联系。但事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城市核心区,其实也有郊区的影子,一些城市核心地带的发展并不快。

同样的,我们刻板观念里的“郊区”也在去标签化,如今兰州的新兴板块也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模样,形成了不一样的状态。以下为青白石的兰州碧桂园,和青白石五六年前沟壑纵横的状态相比,是不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兰州碧桂园夜景

并没有刻意强调这种区域反差,而是反差真实存在。

目前仅从外貌轮廓上看,已经很难给兰州的郊区下定义了。兰州的城市状态,正在建设郊区的路上“狂奔”。我们耳熟能详的青白石、文创城、彭家坪、“三滩”等,开始成为兰州市区的新一轮进阶板块,但是老城区的棚户区改造问题也日益严重。

九州

形成这样的结果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新板块土地存量大,开发基础相对统一,因此区域内的规划建设都比较规整;老城区的建筑则有建设年代和规划的时间差异,改造难度大,新旧对比明显,整体的外观轮廓和面貌不够统一。

但是近些年来,兰州大力开拓城市边界线的同时,也拉动了城市核心区建设的引擎,“多中心化”的城市发展方向,成为了兰州城市发展平均化的主要推动力。

兰州近郊四区都规划了属于自己的中心区,比如城关的武都路中央商务区、七里河的西站中央商务区、安宁的迎门滩中央商务区、榆中的城市副中心,以及西固商业副中心、东岗商业副中心、庙滩子商业副中心、安宁商业副中心等商业副中心的规划。

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大规划和城市核心区的棚改相辅相成,展现出清晰的骨骼框架。

城市大规划构建出了兰州多元中心的蓝图,在这些蓝图之下,兰州的城市状态已经和上个世纪不太一样。比如,曾经安宁、七里河一些区域的人口购物或许还需要去永百大楼,但是现在大部分的购物潮已然涌向兰州中心。

以多元中心为蓝图的兰州,不仅仅在将老城区联动,还在为新板块的快速崛起铺路,因为多元中心更利于城市板块的发散和资源共享。

兰州中心夜景:来源于图虫创意

未来,兰州的整体框架将会以主城四区为核心持续向外发散,形成统一的整体。城市一体化削弱了后起板块与主城核心的外貌差距,也在削弱区域内核的差异。

从更广的层面上看,郊区的身份转换,往往伴随着学校,医院,商业,人口等城市级的属性的出现,而这些开发商基本都能做到,因为现在兰州出让土地的供地条件里,基本上都捆绑有大量的配套内容,商品房基本上等同于区域的人口保有量了。

所以,如今的新兴板块也在依靠大房企的开发,摆脱我们印象中郊区的固有标签。

以大家熟知的新板块来说,青白石的碧桂园,彭家坪的华润、恒大,崔家大滩的万达、马滩的保利等,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房企,而且都将在所在区域配建一定量的学校、商业以及医疗配套,基本上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

年7月,甘肃省皋兰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公示》,这是兰州城市向北扩散的有一个明显导向。与此类似的规划还有白道坪以北、文创城以北的一些区域规划。

“郊区”的概念已经泛化,城市向北发展的思路或许就是兰州开拓郊区的又一轮新战场。我们现在看什川、忠合、定远甚至榆中县,或许都还是远在天边的“郊区”,但是这些地方,或许就是明天的九州、青白石和文创城。

或许对于生活在城关核心区的人来说,其他地方都是郊区;对于生活在雁滩、安宁等地的人来说,新兴板块就是郊区。但对于生活在新兴板块的人来说,郊区并不一定能准确定义自己所在的区域。除了大房企进驻后自身配套不断完善之外,城市的联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听九州的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从西固到城关一个多小时,我十分钟就到,城关到安宁四十分钟,我二十分钟就到,论方便我也够方便了吧。去兰州中心逛个街,我也不见得比雁滩的慢多少啊!

交通是消灭郊区的第一把刀,兰州已经奔赴在磨刀路上,“一横、三环、九纵”的路网规划正在逐步实现。

就目前来看,兰州的郊区正在走向更远处,并一步步将新开拓的城市板块融于城市中心,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即便有欠缺,通过交通接驳其他成熟区域后,也能做到相对有效的弥补。

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各个区域的建设空白,因为规划的成型需要一段时间,有些地方交通、医疗、学校确实还存在诸多不便,说不是市区中心未免过于牵强,未来任重而道远。

到年的时候,兰州的城市建设会正式跨越年历史,这一百年的城市建设路线,或许就是一张张开拓城市边界、建设郊区的深刻记忆。

最后分享一张图,兰州未来的格局可能会突破我们的想象,到时候“郊区”或许会被彻底被“消灭”。可以肯定的是,实现这样宏伟的蓝图需要很多年,但兰州的变化也有目共睹,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验证。

怀揣梦想和热忱,或许就是迎接未来的一种方式吧!面对城市当如此,现在的我们只能静候时光慢行,且听风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