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要地成皋
韩信破赵以后,驻在赵地的修武(今河南省西北部),打算休整一个时期,再东进攻打齐国。一天清早,有人骑着马驰到韩信军营门口,对守营的军士说:“我是汉王派来的使者,有要紧事情面告韩将军。”“哦,原来是汉王的使者。军营内不准骑马,你把马拴在这里,自个儿跑去吧。”军士帮他拴了马,又把韩信住的中军大帐指点给他看。这人谢过军士,轻手轻脚地走近韩信的后帐一瞧,嘿,韩信正呼啊呼啊地打呼噜呢!他也不喊醒韩信,悄悄地摸到了将印和兵符,往怀里一塞,然后跑到外面,找着值夜的军士,叫他马上传令,要将领们都来中军大帐商议军事。
将领们来到中军大帐,天已蒙蒙亮了。他们谁也不曾想到,这时坐在大将座位上的,不是韩信,竟是汉王刘邦!刘邦叫大家不要惊慌,要他们把自己所统率的兵马实力,一一报上来。武将大多嗓门儿大,一开口说话,就把梦乡中的韩信吵醒了。韩信听声音发觉不对头,再一看,啊呀呀,汉王他,他是什么时候来的呀!他连忙光着膀子出去,趴在地下,向刘邦磕头请罪。刘邦摇晃着脑袋,责备说:“我拿了将印、兵符,将军都不知道,要是有刺客溜了进来,你也这样睡大觉吗?”
韩信听了这话,一个劲儿地打哆嗦,把头磕了又磕,尽认自己的不是。“算啦,起来吧,往后不再麻痹就是了。”刘邦想,我这回来你营中,可不是存心要你好看的。他叫韩信穿好了衣服然后告诉他:“我要把这里军队的主力调走,去收复成皋。”“大王说什么?成皋又失守了!”韩信吃了一惊。“嗯。”刘邦板着脸,好像不愿再重复说一遍,“这里的主力,由我带走;你自己,另外招募一批新兵,去进攻齐国。”说着把将印和兵符还给了韩信。
刘邦潜入韩信军营,拿走将印、兵符,就是为了给韩信施加压力,不许他不服从这个调遣。果然,韩信没话可说,让汉王把主力统统带走了。成皋究竟在什么地方?韩信听说成皋失守为什么要吃惊?这话还得从楚汉相争说起。早在各路起义军会兵攻秦时,大家就有这么一个约定:谁先进入关中(今陕西省中部),攻破秦的首都,谁就做关中王。
刘邦从南路进攻,于公元前二〇六年,灭秦成功;走北路的项羽,却由于同秦军主力血战,因此迟了一步。这时,项羽手下有四十万兵力,自己又英勇无敌,根本不把刘邦和他的十万人马放在眼里,于是推翻原先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只给他巴、蜀、汉中(大约今四川省和陕西省秦岭以南一带)的土地,自己则当了诸侯王的领袖--西楚霸王。刘邦想得到的是整个天下,当然不肯老呆在巴、蜀、汉中。
第二年八月,他就率兵东进,首先占据了成皋等地;然后联络诸侯军,向楚国的国都发起了进攻。结果,由于诸侯军人心不齐,汉军被楚军杀得大败。刘邦一直退到成皋,才顶住了项羽的反击。成皋在今河南省荥(xíng)阳县西北,差不多正好在楚、汉两地的中间,位置极其重要:汉军从成皋出发,可以东击楚军;项羽夺得了成皋,就能堵住刘邦。而且,成皋西北的敖山上,还有秦朝时建立的一个大粮仓,储藏着许多军粮,称为敖仓。因此,成皋和它相邻的荥阳,就成了楚、汉两军必争的战略要地。
刘邦退到成皋,眼看楚军强大,东进夺取天下简直连想都别想,于是采取了一个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方针:正面,刘邦亲自率领汉军主力,在成皋、荥阳坚守,阻止楚军西进;敌后,由彭越在楚军后方扰乱,闹得他鸡犬不宁,坐立不安;北翼,派韩信消魏、代、赵、燕等国,威胁楚军的侧背;南翼,将九江王英布争取过来,从南面牵制项羽。刘邦用这个正面坚持、敌后扰乱、两翼牵制的战略,目的是消耗楚军力量,等待时机,然后一举消灭项羽。历时两年多的楚汉成皋争夺战,从此就拉开了序幕。
激烈的成皋争夺战
项羽是个硬汉,死死地咬住成皋,就是不放松。他不仅把楚军的兵力都集中到成皋前线加紧攻打,而且派兵截断了汉军从大后方运粮草的道路。一个月,两个月……楚军把汉军围困了一年多,尽管成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到了公元前二〇四年四月,刘邦到底支持不下去了,只好让手下一名长得跟自己有点像的将领冒充汉王,向项羽投降,自己则趁着楚军接受“汉王”投降的当儿,逃出了包围圈。
项羽发觉上当,烧死了那个假“汉王”,又进兵占领了成皋。可是他的背后左右,却没有安宁过一天。特别是彭越,率领着一支一万多人的游击军,老是在楚军后方捣乱,连楚国的国都也受到了威胁。这位楚霸王不像刘邦那样善于运用战略,也不懂得建立巩固的后方,只知道靠自己一匹马一杆枪,带着楚军打到哪里是哪里。
彭越捣乱得太凶了,项羽就去打彭越。刘邦这时已经从关中等地调了一部分兵力,见项羽率军打彭越去了,马上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又占领了成皋。但是,好景不长:项羽把彭越狠狠揍了一下,后方稍稍有了点安定,又回军向西,夺取成皋来了。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成皋又一次落入项羽的手中。
刘邦这一回是从成皋城北逃出的,他渡过黄河,来到修武,偷偷进入汉军军营,连威吓带命令地把韩信军中主力调走,打算再回成皋去,同项羽决战。部下一个谋士献计,劝他暂时就带着主力驻守在黄河北岸,而派出一部分军队协助彭越,既扰乱楚军的后方,也切断楚军的粮道,弄得项羽不得不掉头去对付后方的汉军,到那时,再南渡黄河,夺回成皋,就容易得多了。刘邦采纳了这个谋士的意见,派了二万人马去协助彭越。
彭越得到增援的汉军,更加活跃,不仅切断了楚军运输粮食的道路,而且占领了楚军后方十七座城。求救的急报接二连三送到成皋,气得项羽一再暴跳大吼。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不但手下有许多猛将和谋士,就从战略包围的形势讲,也有韩信、彭越、英布这三支力量在帮他。可是项羽呢,差不多只是孤家寡人一个,彭越闹得这么厉害,也只好亲自去打。项羽想,上回就是因为没有消灭彭越,只把他赶跑,所以落到今天十七座城给占领去的地步,这次,一定要把他打得永远起不来!
决定性的一仗
项羽是火爆性子,想打彭越,就要出发,他对大司马曹咎(jiù)说:“彭越这小子越来越凶啦,这回我非揍扁他不可!”曹咎瞧瞧项羽,脸色黑里透青,好怕人!他不敢多说,只是小心地问:“大王亲征彭越,这成皋……’“成皋要保住。”项羽知道,曹咎担心的是自己一走,刘邦一定会趁虚来攻,“我这回只带三万精兵去打彭越,其余的统统留下,成皋,就交给你守!”“我?”曹咎听说成皋由他来守,感到这个担子可不轻,就把话说明白。“这几年,汉军愈战愈强了,大王不能不提防。”“我想过了,成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顶住汉军问题不大。你只要坚守成皋,不让刘邦东进,就是你的大功!"曹咎对于成皋地形的优越是了解的,点点头。但他又想到,楚军的粮道已被彭越切断,成皋城内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就问道:“大王这一去,大概什么时候得胜回来呢?”项羽扳了一会指头,满有把握地回答:“彭越不经打,虽说他新近添了人马,我至多花十五天就可以收拾了。"“十五天,我一定坚守住,请大王放心。”曹咎想,十五天不过半个月,就咬咬牙关挺一挺吧。
项羽骑着那匹浑身漆黑的乌骓(zhui)马,带上三万楚军精兵,去打彭越。他为了尽快收复给彭越占领的十七座城,临走时,把打进攻战所需要的器械,统统装上了战车。骄傲的人总是轻敌,项羽这一次又失了算:楚军尽管英勇,汉军也很顽强;项羽虽然善战,彭越却会跑路。十五天很快过去,项羽并没能消灭彭越,回到成皋。再说成皋城下,项羽刚走,刘邦就率领着汉军来了。守城的曹咎记住项羽的吩咐,不管汉军怎么挑战,就是不出城来。成皋城高墙厚,汉军一时上倒也没有破城的办法。刘邦只好把大部队带到远处,派一支骑兵到城前去骂阵,激曹咎出来交战。汉军骑兵跑到城下,指着城上的曹咎,骂他没有本事,连枪也不会使;骂他胆小如鼠,见了汉王就发抖;骂他当不了大将,只配给楚霸王倒洗脚水……曹咎给骂得冒了火,披上铁甲就想出城。部下一员将领连忙把他拦住,劝他别忘了霸王临走时的关照,不要中了刘邦的诱敌之计。曹咎只得忍耐下来,吩咐把城门紧紧闭上,不去理睬骂阵的汉军。
城下的汉军好像发誓要把曹咎骂出来似的,一天比一天骂得凶,骂得花样出新:有的拿着刀和砧(zhēn)板,扬言要把没长骨头的曹咎剁成肉泥;有的张起一块块白布,上面画着猪啊、狗啊、兔子啊、老鼠啊这些畜牲,指指划划地说这些东西就是曹咎。男子汉谁个没火性呢?曹咎给骂得熬不住,把头回过去,不往城下瞧,可是那污秽(huì)的骂声却直往耳朵里钻;他用手指塞住耳朵,总算听不大清了,可是眼睛却看到身边几个将士正把手按住嘴巴,拚命不让自己笑出声来哩!“带--马!”曹咎大喊一声,他实在憋不住了,命令城内楚军立刻整队出城,同汉军决一雌雄。
一个将领见曹咎真要出战,上前劝阻。曹咎气花了眼,把他当作刚才按住嘴巴强忍住笑的人中间的一个了,眼珠子一瞪:“你噜苏先砍了你的脑袋!”大家见曹咎这么凶狠,再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匆匆忙忙地排了队,挤挤撞撞地出了城。城下的汉兵一个劲儿骂了五六天,好容易把曹咎骂出城来,只怕他又要缩回去,于是一边骑上马往回跑,一边把画着猪、狗、兔子、老鼠的白布举得高高地骂。“追!”曹咎眼睛通红通红的,头一个赶上去。楚军将士见主将下了命令,不敢落后,也都紧紧跟了上来。成皋城外没多远就是汜(si)水,河不深,那些汉军骑兵人少,很快渡过了对面。楚军大队人马过河,按说应当有充分的船只器械,可是项羽出发时,把打进攻战所需要的东西都带走了,一时上哪里去找船只器械?曹咎恨不得一口吞下汉军,顾不上考虑周全,就指挥楚军迅速渡河。刘邦一直在候机会,等楚军渡河渡到一半,马上把红旗一挥,率领汉军主力,冲上去猛杀猛砍,打得楚军哭爹叫妈,死伤无数。曹咎本来是憋着一股子火气出城的,没想到这下真的遇上了汉军的主力,他见大势已去,想想自己就是能跑掉,霸王也不会轻饶,把宝剑一横,就自杀了。刘邦获得大胜,接着便进占了成皋。这发生在公元前二0三年十月的成皋之战,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到这时,楚强汉弱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