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坚克难拓荒大西北

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杏花村,沟壑纵横、色彩斑斓的水墨丹霞景区如一幅彩色画卷,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精彩呈现,让人们得以望见时间深处,窥探大自然的神奇。如今,建设中的G线傅家窑至苦水公路(以下简称“傅苦项目”),让这片沉睡了亿万年的彩色丘陵又有了新的期待,由中建路桥集团第一公司承建的该工程4标段就途经其脚下。作为在大西北的“拓荒”项目,一年多来中建路桥人抵风沙、抗寒暑,攻克当地复杂地形、地质等难关,助力当地“交通+旅游”融合和大西北高质量发展。

艰苦奋斗建设“拓荒”项目

夏日的兰州干燥多风,加之特有的失陷性黄土土质,车行处,沙尘起,下车前总要静待沙尘落下。

“这边的天气就是这样,水少,风沙多,施工环境相对艰苦。不过我们早就习惯了!”中建路桥集团第一公司甘肃傅苦项目部副经理王素华虽这样轻描淡写地说,但他那双布满沙尘的鞋却无声诉说着每日在工地一线十七八个小时的执着坚守。

年7月15日,中建路桥集团第一公司为兰州永登县树屏镇杏花村大桥打下了傅苦项目首桩,该项目建设拉开大幕。

施工现场。

“傅苦项目路线起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忠和镇傅家窑,顺接在建G线清水驿至傅家窑公路,并设置互通式立交与兰秦快速路转换。全长50.公里,共分6个标段建设。”王素华说,中建路桥集团所承建的第4标段全长虽仅有3.6公里,却涵盖了5座大桥,2座中桥,1座小桥,7个涵洞。该标段贯穿杏花村、付家川村、崖头村、树屏镇等村落乡镇,沿线遍布砖场、沙场、养殖场、钢材厂……难点多,断点多,第4标段成了整个傅苦项目的关键点和最难点。

傅苦项目是中建路桥集团在甘肃的“拓荒”项目,在王素华看来,无论对于公司还是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

“我们铆足了劲儿,决心打一场漂亮仗。”从入驻项目的第一天开始,每一位驻守于此的中建路桥人更坚定了心中的信仰——“以路为家”“攻坚克难”“精益求精”。

攻坚克难铺设大道坦途

航拍镜头下的傅苦项目4标段现场,一个个粗大的梁柱高高耸立,跨越古河道、穿越高速和铁路桥,从崖头1号桥、2号桥、3号桥一路向西延伸至杏花村大桥。虽已是6月末,镜头里却只见黄土,难见苍翠。

下钢护筒、钢筋笼,造浆灌浆……现场工人忙着为杏花村大桥打桩。1米以上是黄土,1米以下是淤泥,特殊的地质条件减缓了工程进度,却激发了中建路桥人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的干劲儿。

施工现场。

“傅苦项目区域干旱缺水,地质属于典型的土石二元结构,地层岩性复杂多变。杏花村大桥是古河道,上面是土,下边是泥岩;崖头1号桥有所不同,打下十几米,依然是黄沙。这种特殊路基的土质遇水即陷,在咱河北可从没见过这种特殊土质。”傅苦项目施工负责人封彦珠说,为了在路基填筑中有效改良利用特殊岩土,他们在这里首次通过泥岩试验攻关技术难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通过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为工程施工提供了质量保障。

在G线傅苦公路4标段1#和2#梁场,一片片预制箱梁正等待着架设上桥的时刻。

“傅苦项目4标段下穿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上跨S省道和G6高速,项目交叉干扰大,加上沿线涉及村落多、人口多、厂企多,所以除了工程施工,各种施工组织工作也非常繁重。”封彦珠说,为了减少干扰,提高工作效率,短短3.6公里的4标段以G6高速为界,设置了东西两个预制梁场。

为了顺利与S省道实现交通转换,一座大的崖头互通式立交绘制在了设计图纸上,这样实用且大气漂亮地设计成了该工程的一大亮点。

据王素华介绍,该立交可通过S线有效衔接九合物流园区、九合汽配城及沿线厂区,并连通杏花村丹霞旅游基地、石油化工厂及待建开发区,实现交通转换与集散功能,提高兰州北部地区发展速度,快速实现兰州市路网的互通连接。道路的互联互通将成为这里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服务民生助力地方发展

来自石家庄的夫妻俩苏大哥和郑大姐已经在傅苦项目工作了5个多月,从冬干到夏,除了体感的热,这对来自河北的夫妻很难从视觉上感受到季节的转换。

“这里昼夜温差大,风沙大,常常睁不开眼,张不开嘴。工地信号也不好。干工程嘛,就得能守住寂寞……”夫妻俩走南闯北参与的项目不下10个,而傅苦项目却给他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等完工了,我们一定要在这条路上拍几张照片,拿给孩子们看,给他们讲讲这条路背后的故事。”

工人们奋战在施工第一线。

在水墨丹霞景区打工的杏花村村民苏大姐每日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