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建设中的兰州奥体中心项目。兰州市发展改革委/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王斌记者
杨虹
今年以来,甘肃省兰州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兰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聚焦“六稳”“六保”抓落实、强担当、求实效,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甘肃省兰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凤恒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守三线(即全国、西北城市片区、全省三条线)、抓项目、保目标”的工作方针;坚持“底数清、情况明、方法对、措施实”的工作方法;在“谋项目、抓争取、稳增长”上下功夫,把“六稳”“六保”作为重中之重,坚决守住“保”的底线,巩固拓展“稳”的局面,奋力保持“进”的态势,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命线,项目建设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刘凤恒表示,兰州市发展改革委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稳投资”的有力抓手,在“谋项目、抓争取、稳增长”上下功夫,不断夯实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兰州市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兰州市项目建设管理手册》,突出实施谋划储备、催化熟化、建设实施“三阶段”工作,切实提高项目建管水平。其中,兰州市加大谋划储备力度,以谋划三年滚动投资项目为抓手,扎实做好年、年年度实施项目和重点领域中远期实施项目谋划,申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10个、总投资.5亿元,新基建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新增中央投资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此外,兰州市还组织开展了项目大比拼和集中开复工活动,组建市级团队51个、区县级团队个,个续建项目复工率%,个新建项目开工率93%,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在中央的“六稳”“六保”政策中,“六稳”的第一个“稳”是稳就业,“六保”的第一个“保”是保居民就业。刘凤恒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兰州市发展改革委采取多种措施保居民就业,如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日调度、劳务输转工作日报告、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周报告三项调度机制,为家用工企业发布13.09万个岗位招聘信息,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1.68万份;实施援企稳岗稳就业,认真执行社保返还、就业奖补、稳岗返还等政策,已发放11批企业稳岗返还资金1.5亿元,惠及企业户、职工32.8万人;突出重点群体保就业,线上线下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6万余个;扶持创新创业带就业,发放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补贴资金95万元,创业带动就业人;提升服务水平助就业,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5万元。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是基础。刘凤恒表示,在落实“保基本民生”工作方面,兰州市发展改革委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以赴保障基本民生。一是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为全市6.94万人发放城乡低保补助金2.4亿元;为人发放城乡特困供养补助资金.7万元。二是实行价格监测日报告制度。制定印发《兰州市实时价格监测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应急价格监测日报制度,制定粮油肉蛋菜等40余个品种的“菜篮子”报告制度、疫情防控药品用品5个品种价格报告制度。三是创新电商扶贫模式。成功举办榆中电商旅游民俗年货节、皋兰县首届电商年货节等活动,电商培训余人次,完成东西部协作网络消费扶贫销售额万元。四是推进便民设施建设。七里河兰工坪兴盛等3家菜市场完成改造提升,建成5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
谈到下一步工作时,刘凤恒透露,兰州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利用国家战略机遇(即“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产业转型机遇,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有利契机,切实推动兰州市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具体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