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市动物园资源,发展周边旅游经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对交通、住宿、餐饮、观光、娱乐、购物等行业带动效应明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非常显著。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快,呈现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资源开发不断加快、宣传促销有声有色、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
但由于我市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导致县域旅游经济相对低迷,而我县的旅游经济主要集中在什川镇,以“赏梨花、进茶园、吃农家饭”为主要模式,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力量有限,对地方经济促进动力有限。
年,兰州市动物园易地新建项目落户我县忠和镇,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占地亩,项目东起崖川村,北临丰登村,西邻连霍高速,南临忠和镇崖川村,距离市中心(西关十字)28.7公里,距离兰州新区52.5公里,距离白银市65公里,交通路网便利,项目建成后将扩展兰州旅游市场,极大提升皋兰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给我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经济发展机遇,必将成为我县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发动机、长远发展的基石,在带动皋兰旅游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成为全市旅游经济中一抹独特的新风景。
为此,我们建议,依托市动物园资源,加快发展周边旅游经济,具体建议如下:
一、规划建设旅游路网,完善旅游体验路线。把健全完善道路交通网放在首位,规划建设乡村旅游道路,着力丰富旅游体验。
一是以中通道建设为契机,着力做好牛皮岘至动物园段道路拓宽提质,为游客提供一条从安宁区出发到动物园的道路方案,并相应开发“天斧沙宫---万亩桃园风光---高原夏菜采摘---平岘村散养土鸡基地----平岘村民俗馆---市动物园”的旅游短线,将沿途天斧沙宫景区、皋兰县九合镇朱家井、兰沟、钱家窑高原夏菜、白凤桃等农产品原生态基地一并进行欣赏,既满足游客游览风光、购买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极大地宣传我县的特色产业,有利于我县将田间地头经济做活做强,带动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二是新建忠和镇丰登村——水阜镇——什川镇公路,连接市动物园,开辟一条“动物园——水阜瓜果基地、花卉基地(在建)——古梨园风光”的乡村旅游线,将水阜镇、忠和镇、什川镇三个乡镇有机连接起来,把皋兰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做大做足皋兰旅游产业。
二、培育旅游产业队伍,拓宽旅游就业领域。为适应市动物园旅游经济发展,筹划培养一批旅游队伍,带动我县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务工渠道,带动农户明显增收。
一是发展旅游形象人员。以县文化旅游部门为主体,对接市文旅局,招收我县旅游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培养一批县区旅游专干、导游,承接动物园的旅游导游服务,积极推广皋兰名片。
二是筹建旅游后勤服务队伍。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调动农业人口活力,利用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在忠和镇组建一支以周边农民为主力军的旅游服务集体经济实体,主要承接动物园的观光车驾驶、保洁、绿化、动物饲养、后勤保障等服务。比如可组建一支传统农村交通工具观光车队伍,升级改造毛驴车、马车入股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为农村驾车老把式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家庭收入。
三是组织发展农家小院餐饮文化。在动物园周边村庄规划集中就餐区域,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家乐餐饮服务,并由县相关部门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审活动,规范商铺文明经营,杜绝欺客、宰客现象发生,达到长久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招牌经营的目标。
四是组建皋兰特色表演队伍。在动物园广场巡回进行娱乐性的民俗文化表演,迎接八方来客,弘扬皋兰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是发展落实电商企业。加快电商平台建设,拓宽我县农产品销售渠道,保障农业持续发展,吸引更多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通过销售皋兰绿色蔬菜、瓜果、和尚头面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皋兰品牌。
三、挖掘我县历史文化,新建民俗文化街。
市动物园落成后,必将吸引兰州市区及周边市区的大量客流,餐饮场所必不可少,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餐饮不再是单一的吃饭就餐,而已经提升到文化层次,建议提前布局,抢占优势,以市场运营模式引进大型民俗文化企业,在忠和镇崖川十字至兰州北高速公路路口区域,规划建设一座以兰州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街,以民俗街的建设,守住传统文化的“魂”,打通商业和文化链接的“路”,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一是做好项目规划。民俗街的规划最大限度地按照西北传统建筑风格和面貌恢复、整修,使整个街巷保持清末民初兰州原有的院落形态。定位为“老兰州本色、丝路商贸古镇”,借助民俗街蕴含的老兰州生活文化背景,将其打造成兰州的旅游新地标。
二是完善项目体验。围绕发展休闲文化,设置考究的老兰州私房菜,传统的茶馆、典雅的古戏台、舒适的客栈、老友相聚的小酒馆等为怀旧休闲游客构建情景消费区,展现老兰州特有的舒适安逸的生活状态。
三是突出文化消费。针对精品消费人群,突出文化品位,通过设置经典饰品、手工艺品等品牌商业,形成精致生活品味区,同时以时尚文化为主题,设置特色小零售为各色青年人构建时尚动感的娱乐区,形成兰州生活怀旧和深度旅游的人文休憩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把餐饮、民俗、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带动皋兰经济转型升级。
作者/来源:少正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