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美丽乡村的田园画卷
我市三县紧盯重点区域治理使农村环境显著改善
自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我市榆中、皋兰和永登三县把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作为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目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综合施策,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全面发动,全域动员,持续发力,集中开展了攻坚突击和常态治理,使全区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较大提高。
榆中县:全力破解痼疾告别“肮乱差”
榆中县按照省市全域无垃圾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行动方案,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环卫作业力争向大城市标准看齐,向精细化、标准化迈进。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三边一部”等区域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清理省级通报垃圾点位处、环保督察专项航拍点位64处、市级航拍点位处,清理整治陈年垃圾53.8万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位得到全面整治;开展河道垃圾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出动大型机械余台次,车辆余车次,组织出动干部群众1.2万余人次,整治河道公里,清理垃圾3万吨,河道环境面貌明显改观;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完成卫生改厕座,完成墙面粉刷、吊顶平方米,完成墙、地面砖铺设5.6万平方米,新建圈舍个,完成禽舍改造座,清理“三堆”问题73.3万立方米,拆除废弃圈舍、柴草棚、车棚28万平方米,清理残垣断壁21.3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农村厕所、厨房、土炕、圈舍改造和环境整治等突出问题。
积极推行农户“户前三包”责任制、十户联保制等日常保洁管理制度。推进乡镇、村庄保洁工作常态化开展。每周五下午组织全县机关干部到包抓乡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引导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到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中来。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处理”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了村庄垃圾收集点全覆盖,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所有垃圾得到了有效处理。
皋兰县:完善基础设施创建“美丽庭院”
皋兰县按照城乡一体化和人居环境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在整治“三边一部”、“三堆五乱”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坚持以“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为抓手,按照“清垃圾、拆破墙、整三堆、涂外墙”的思路,开展农村道路周边垃圾及农村田间地头废旧农膜清理整治工作。逐村全面清理柴草堆、土堆和粪堆,实现庭院卫生整洁、人畜生活分离,柴草物料堆放整齐。下实手整治水源周围、学校周边、田间地头等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堆、废旧农膜和长期露天流淌的生产生活污水等各类面源污染,农村环境面貌有了实质性改变。三年来,累计组织清理非正规垃圾点个,清理垃圾7万吨。对县城及各镇废旧资源回收网点进行全面检查,共查处15家无证经营网点。严格落实危险废物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共排查整治企事业单位29家,重点排查的有工业企业、水力发电、汽车维修、卫生医疗机构等,经排查未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坚持整体安排、分类推进、示范带动相结合,根据该县城镇发展实际制定方案计划,以分类试点为突破口,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按照治理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县全域办加大督查检查力度,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定时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各责任单位、各镇全域无垃圾开展情况、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责任单位下达责任清单,限时办结,共下发督办单84份,整改垃圾点位处,清理垃圾多吨。严格执行整改问题挂账销号制度,坚决做到整改不到位,问题不销号。同时把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各镇各部门年终考核范围,每月对各镇、各部门垃圾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切实做到了以督查促整治,以整治促管理,以管理促规范,以规范促长效,真正将综合整治抓细抓实、抓出实效。建立了全县全域无垃圾督查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