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皋兰县再曝八大村庄规划涉及总面积约4

  近期,皋兰县发布了关于皋兰县石洞镇明星村、石洞镇豆家庄村、什川镇河口村、水阜镇彬草村、水阜镇劳池村、黑石镇白坡村、黑石镇石青村、忠和镇丰登村的村庄规划,涉及总面积共计.95公顷。

  一、石洞镇明星村村庄规划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明星村行政村全域,规划总面积为公顷。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年-年。

  3、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明星村人口为人;

  用地规模:预测规划期末明星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9.10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为35.10公顷。

  4、村庄发展思路

  明星村突出资源特色,构建一产为主,二三产为辅的产业体系。结合现有农业基础,规模化、片区化种植红砂洋芋、玉米等特色产业;规模化、科技化养殖产业。在农业基础上,进行农产品加工,并依托G线和包兰铁路,适度发展商贸物流业,增加农业附加值,实现三产联动。

  5、村庄规划定位

  基于对明星村传统文化、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要素的梳理,融合区域发展需求及村民诉求,将明星村定位为:以传统农业种植为基础、以红砂洋芋种植为核心,以商贸物流为特色的产城村融合发展示范村。

  6、产业总体布局

  明星村产业布局总体形成“两心、两廊、多片区”的产业布局结构。

  “两心”:依托G线,沿线打造以汽车旅馆、餐饮休闲为主的商业服务中心和以农产品加工、交易、仓储物流为主的贸易中心。

  “两廊”:以G线为主要联系轴的明星村商贸物流通廊;以明星村一六社为核心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廊道。

  “多片区”:明星村全域主要形成七大产业发展片区,分别为物流仓储区、工业加工区、特色农业种植区、商业服务区、日光温室区、农产品加工区和养殖区。二、石洞镇豆家庄村村庄规划

  二、石洞镇豆家庄村村庄规划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豆家庄村行政村全域,规划总面积为公顷。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年-年。

  3、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豆家庄村人口为人;

  用地规模:预测规划期末豆家庄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5.34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为50.90公顷。

  4、村庄发展思路

  豆家庄村突出资源特色,构建一产为主,二三产为辅的产业体系。结合现有农业基础,规模化、片区化种植玉米、林果等特色产业;规模化、科技化养殖产业。在农业基础上,进行农产品加工,并引入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功能,增加农业附加值,实现三产联动。

  5、村庄规划定位

  基于对豆家庄村传统文化、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要素的梳理,融合区域发展需求及村民诉求,将豆家庄村定位为:梨花谷地,生态原乡。以高标准现代农业发展为示范,以梨花谷生态驱动为引擎,打造城市近郊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村。

  6、产业总体布局

  豆家庄村产业布局总体形成“一轴、两心、多片区”的产业布局结构。

  “一轴”:依据皋什公路,打造县城至什川梨花谷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轴。

  “两心”:以豆家庄村委会形成豆家庄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多片区”:豆家庄全域形成六大产业发展片区,分别为观光休闲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传统农业种植区、农事观光体验区、工矿区和养殖区。

  三、什川镇河口村村庄规划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河口村行政村全域,规划总面积为公顷。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年-年。

  3、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年河口村人口为人;

  用地规模:预测年河口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9.06公顷。

  4、村庄发展思路

  河口村突出资源特色,构建已旅游发展为核心,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发展农事体验项目;同时依托河口村自然资源禀赋,承接什川梨园大景区功能外溢,发展山地越野体验、文化娱乐体验的农旅融合发展。并引入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功能,增加农业附加值,实现三产联动。

  5、村庄规划定位

  基于对河口村传统文化、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要素的梳理,融合区域发展需求及村民诉求,将河口村定位为:“世界第一古梨园”大景区重要节点,以智能观光高标准农业为基础,打造都市农业体验、山地越野探险体验、文化休闲体验的农旅融合示范村。

  6、产业总体布局

  河口村产业布局总体形成“一轴、一廊、多片区”的产业布局结构。

  “一轴”:依据村庄沿黄河发展流线,打造什川古梨园至河口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轴。

  “一廊”:以河口村各产业节点为组团,打造河口村全域产业廊道。

  “多片区”:河口全域形成五大产业发展片区,分别为旅游服务综合示范区、特色农业种植区、高标准农田产业示范区、特色林果种植区、养殖区。

  四、水阜镇彬草村村庄规划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分为村域和村庄重点片区两个部分,村域规划总面积为公顷。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年-年。

  3、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户籍人口为人;

  用地规模:预测规划期末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8.92公顷。

  4、村庄规划定位

  以高原夏菜生产和销售为主,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及畜禽养殖为辅,创建“宜居、宜业、宜养”的现代农业示范村。

  5、村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村委会所在地,全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区域,作为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连接村庄内部及外界的主要道路形成的“X”型发展轴。

  三片区:以相对集中的村庄居民点为主构成的村庄三大生活居住片区。

  五、水阜镇涝池村村庄规划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涝池村行政村全域,规划总面积为.56公顷。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年-年。

  3、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人口为人,户。

  用地规模:规划规划期末建设用地总面积为.99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为64.49公顷。

  4、村庄发展思路

  一是依托交通便捷,距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集中平整的耕地优势、特色种植养殖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规模和力度,鼓励集中发展,打造家庭农场、农产品种植、生态养殖的示范基地。

  二是结合万泉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项目的实施,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业,建设林果、蔬菜采摘基地,通过农业提质,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将特色农产品种植、初加工与农家旅游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5、村庄规划定位

  以特色种养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专业型村庄,以休闲旅游为驱动,以加工业、电商物流、仓储物流为延伸的集聚提升型乡村振兴建设新样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农业转型示范乡村,营造生态休闲体验乡村。

  6、产业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一条产业廊道、两个中心、四大产业片区”的村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一条产业廊道:依托水秦路与水罗路形成产业发展廊道。

  两个中心:规划以村委会为中心建设成为综合服务中心。以万泉山庄为中心形成旅游服务中心。

  四片区:传统农业提质区—扩大传统农作物种植规模;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加快高原夏菜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打造砂田枣品牌,开展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全力提升农产品品质。特色农业种植区—以村庄集中居民点北部片区为主,以荷兰豆、蔬菜、梨树种植为基础,形成北部特色农业发展片区。设施农业发展区—规划依托现状养殖业,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带动当地村民发展生态养殖。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大户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围农户,积极运用科学饲养技术,发展生态养殖,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出效益,促进全村养殖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区—依托万泉山庄项目的建设实施,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电商物流、仓储物流、加工业、生态农场、农家乐、民宿、户外拓展亲子活动等项目,形成全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六、黑石镇白坡村村庄规划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白坡村行政村全域,规划总面积为.79公顷。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年-年。

  3、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人口为人。

  用地规模:预测规划期末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8.67公顷。

  4、村庄发展思路

  一是依托白坡村现状资源禀赋和种养殖产业,确定白坡村主导产业为规模养殖(牛、羊)、特色种植(和尚头小麦、高原夏菜、藜麦等),以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化,刺激土地流转,探索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乡镇劳务合作社;其次,通过种养殖培训、标准化培训、电商培训,培训一批现代职业农民;其三加快农产品电商发展,通过乡镇电商服务平台APP、   5、村庄规划定位

  综合考虑白坡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村民居住和经济发展需求、地区发展定位等因素,以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为导向,打造规模养殖、特色种植为主导,休闲旅游为辅助的兰白都市圈远郊美丽村庄。

  6、产业总体目标

  结合白坡村产业发展现状,发挥现有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优势,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区域品牌、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对传统种植业、养殖业进行资源整合与挖掘,引入以乡村休闲、健康养生为主的旅游产业,三产联动,构建兰白地区“丘陵沟谷经济示范村”。

  7、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轴、两心、四片区”的村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联系村庄两个居名点,同时为村庄唯一对外交通联系通道确定为村庄产业发展联系轴线,促进各产业组团联动发展的同时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两心:白坡(一组、二组)为综合服务中心,黄哈喇为综合服务副中心,统筹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为村庄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四片区:旱作农业种植区、水浇农业种植区、规模养殖区、草地生态保育区。各片区整合自身优势,集聚提升,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七、黑石镇石青村村庄规划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黑石镇石青村行政村全域,规划总面积为.62公顷。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年-年。

  3、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石青村人口为人。

  用地规模:预测规划期末石青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9.46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为30.75公顷。

  4、村庄发展思路

  通过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产业振兴提供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人居环境整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5、村庄规划定位

  高效农业理想家园。以特色种养、订单农业为驱动,打造山地远郊型乡村振兴建设样板;以土地整治为先导,推行“大农场”模式,作粮食安全的“保卫兵”;突破区位瓶颈,做“线上用户”的“菜篮子”“面袋子”“肉铺子”。

  6、产业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两环、两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心”即朵家滩综合服务中心。

  “一轴”即沿国道打造乡村经济发展轴。

  “两环”即“大农场”农业发展交通环、村庄产业融合交通环。

  产业融合交通环即乡道Y与国道在3社、4社形成的三角状环路;农业发展交通环即环绕全村、服务于村民农业通勤的交通环路。

  “两区”即沿川绿色农业发展区、丘陵生态修复区。

  八、忠和镇丰登村村庄规划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丰登村行政全域,总面积.98公顷(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远期年-年。

  3、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丰登村人口为人。

  用地规模:规划规划期末丰登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6.71公顷。

  4、村庄发展思路

  一是建设高质量的省级美丽村,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

  二是建设兰州市动物园服务基地,积极发展美丽乡村游。

  三是依托交通便捷,距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集中平整的耕地优势、西甜瓜、蔬菜等的种植优势,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规模和力度,鼓励集中发展,打造家庭农场、农产品种植、生态养殖的示范基地。

  四是生态修复的同时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推进林下经济与养殖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农家旅游相结合,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实现三产联动化;提升人居环境、塑造地域特色,实现乡村景区化。

  5、村庄规划定位

  兰州市动物园服务基地、现代都市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省级美丽乡村。

  6、产业总体布局

  规划将丰登村将打造成“四区一基地”产业布局。

  “四区”:指一个北部优质高原夏菜种植区,南北两个西甜瓜种植区,中部农业观光区,引进科学种植技术,注重市场化运作,走合作社模式,全面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一基地”:指建设兰州动物园综合服务基地,主要为兰州动物园提供后勤服务,并积极发展美丽乡村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143.html